公司新闻banner1
< >
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市政公用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提供优质的公用事业产品、生态产品为己任,坚守亲商便民准则 苏州日报丨中新公用:持续创新服务 提升城市价值 2019-07-06

在苏州工业园区,有一家企业通过密布地下的管网和城市紧密相连;通过可持续管理将资源利用最大化,在“城市矿藏”中构建绿色公用事业循环经济;服务上万家企事业单位和超过三十万户家庭,助力提升区域营商环境和居民幸福指数,树立负责任的现代企业形象。

这家企业就是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市政公用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新公用”),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开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企业,园区绿色公用事业的创新者,不断助力城市价值提升的践行者。

开发建设的先行者
25年前,当新西兰啤酒制造商狮王决定在苏州工业园区投资时,启动开发建设不久的园区意识到“我们需要一个新的水源和自己的污水处理厂。”1995年8月28日,园区太湖取水口揭牌。1997年12月2日,园区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落成、揭牌。这是园区的历史性时刻,也展现了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建设对这座未来之城的价值。

“需求未到,基础设施先行”“适度超前”是园区开发建设借鉴新加坡经验的先进理念。园区水厂和污水处理厂实际供应量和处理量在多年后才达到设计规模,这意味着投资者经营的承压,但是良好的基础设施为园区招商引资、城市发展创造了条件。

阳澄湖水厂投产后,园区形成“双水源”的安全供水格局

作为园区公用事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的主体,中新公用始终以服务园区为使命,园区开发建设到什么阶段,就提前打造满足未来发展需求的基础设施。2014年,阳澄湖水厂投产,园区形成“双水源、双供水”的安全供水格局,供水规模达到65万吨/日。2009年,园区第二污水处理厂投产,污水日处理总规模达到35万吨。随着区域人口体量的增长,现在,园区二污厂二期工程又正在紧张建设中。从源头到龙头的一体化管理,从厂站智能值守和管网数据管理为核心的智慧水务体系,提升了园区“智慧城市”的水平。


2009年,完成历史使命的储气球罐拆除

与供水、污水处理基础设施一样,园区能源基础设施也在不断更新升级,适应发展。2004年,园区率先完成天然气置换,成为苏州市首个使用天然气的区域。目前,园区已建成4座天然气门站(基地)和超过700公里中压主干管网,具备8亿立方米年供应能力。良好的基础设施为冬季保供增加了底气。

功能更全、保障性更高的现代化燃气综合基地

2017年8月,具有近四十年历史的外跨塘热电厂拆除。这座热电厂的变迁是园区能源结构升级的写照。2005年至2013年,中新公用先后参与投资、建设了两座天然气热电厂,为园区提供近40%的电力、80%以上的热能供应,解决了区域能源需求的紧张局面。得益于此,园区也成为国内清洁能源利用比例最高的国家级开发区。

生态优化的主力军
2018年12月27日,中央电视台播出《创新之城》专题片,展示苏州工业园区宜居宜业的生活氛围和生态环境,也展现了中新公用践行园区“生态立区”理念的创新成果。

园区自1994年开发建设到2008年时,污水处理量从日均8000吨增至日均20万吨。十多年前,行业“重水轻泥”较普遍,中新公用前瞻性地摈弃简单、低成本思维,高标准投资建设了国际级水准的污泥处置设施,彻底解决污泥问题。项目自2011年投产以来,全年24小时运转,污泥日产日清,累计处置量超过80万吨。

解决污泥问题的同时,中新公用还创造性地构建了绿色公用事业循环产业链。污水厂、污泥厂及热电厂相邻而建。污泥厂利用热电厂的余热蒸汽和污水厂回用的中水干化污泥,干化后的污泥用于热电厂掺烧发电,产生的蒸汽冷凝水回热电厂作为锅炉补给水循环利用,焚烧后的灰渣作为建筑辅材。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水排回污水厂处理后达标排放,实现污泥厂、污水厂与热电厂资源共享、协同发展。

餐厨垃圾处理发酵罐

今年2月18日,园区有机(餐厨)废弃物处理一期工程试运行。“污水厂、污泥干化厂和热电厂”三点产业协同升级为“污水处理——污泥处置/餐厨及园林绿化垃圾处理——热电联产/沼气利用”等多环节组成的资源利用循环产业链。在“垃圾分类是新风尚”的当下,为垃圾分类处理提供了可靠保障。

距绿色公用事业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不远的月亮湾商务区,中新公用投资建设的供冷(供热)中心已为区域数十家机构用户提供了八年的能源服务。供冷(供热)项目通过热电联产供应蒸汽实现集中供热,并以蒸汽为能源通过溴化锂制冷技术提供集中供冷服务,在园区实现了一次能源的集约化和梯级利用。今年3月,二期工程实施完毕。

亲商便民的服务员
园区建设25年来,优质的营商环境是园区发展的加速器。如果说一流的公用事业、环保基础设施是营商环境的硬实力之一,那“润物细无声”的服务则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
供水和污水处理开户、接驳几乎是企业投资建设项目的必经流程。中新公用旗下苏州工业园区清源华衍水务有限公司推行的用水接入业务“客户服务一岗责任制”,以大客户经理为划片区域内用户提供全程跟踪服务,真正做到了“用户找我办业务”向“我为用户办业务”转型,不让企业多跑腿、项目多反复。

如果说25年前狮王啤酒落户时,园区还不具备独立的供水和污水处理能力。2013年5月,三星液晶项目在园区投产时,国内一流水准的园区工业废水处理厂早已准备就绪。

中新环技和三星液晶技术人员共同研究解决问题

中新公用投资建设的工业废水处理厂将“提升技术和管理水平,为客户降本增效”放在重要位置。药剂投加每月实施小试,降低采购成本;改善管线路线,减少重复提升水降低电耗等。其中,协助企业完成污泥定性转换、提高中水制水量等工作,每年为客户节省费用超5000万元。2018年,中新公用旗下中新苏州工业园区环保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园区工业废水处的投资及运营方,从一百多家供应商中脱颖而出,获评三星液晶“优秀协力社”称号。来之不易的荣誉背后是数年的精心服务和客户满意。

2019年2月,苏州工业园区危废收集平台首单业务花落苏州旭创科技有限公司。旭创科技是一家从事高端光通信模块研发生产的科技型企业。危废产废量小、出路难一直是困扰这类企业的难题。针对这个痛点,中新公用代运营企业江苏和顺环保有限公司实施了江苏省首个危废收集平台,为小微企业提供危废收集、包装、转运、贮存、处置提供一站式服务,解决了企业的困扰。
亲商便民是园区的理念,也是中新公用坚守的准则。2005年开通的69111服务热线是中新公用倾听声音、沟通用户的桥梁。2018年全年热线共接到工商客户来电2155个,回访工商客户719家,走访工商客户345家。数字背后意味着一个个具体问题从发现到解决。服务热线像啄木鸟一样,为园区亲商服务的营造站岗放哨、查漏补缺。

来源:苏州日报,编辑时略有修改

网站流量监控代码